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1至10月份,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(简称互联网企业)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4039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同比增长5.9%,收入增速明显提升。

数据显示,1至10月份,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.8%,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2.8个百分点。实现利润总额1074亿元,同比增长10%。同期,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754.8亿元,同比下降2.6%,研发经费降幅有所收窄。

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

互联网行业是当今社会最为活跃和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之一,其在全球范围内都持续展现出快速的增长和变化。

互联网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。从初期的小规模网络,到全球性的信息传递平台,互联网行业的变化和影响深远。

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,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企业:

(1)搜索引擎:如谷歌(Google)、百度(Baidu)等,通过提供信息检索服务获取广告收入;

(2)社交媒体:如Facebook、微信、微博等,通过广告和增值服务盈利;

(3)电商平台:如亚马逊(Amazon)、淘宝等,通过在线交易和广告获取收益;

(4)在线旅游:如Expedia、Booking等,通过佣金和广告收入盈利。

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《2023-202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》分析

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,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从日常沟通到商业交易,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。因此,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岗位需求,成为了就业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
全球互联网产业用户大幅增长,带动各领域不断增长。互联网世界统计(IWS)数据显示,2011-2020年,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高速增长,数据显示,2021年底,全球上网人口达到49亿,大约占全球人口的63%。两年来,全球上网人口比疫情出现的2019年(41亿)增长了19.5%,新增加了8亿网民,网民普及率提升了将近10个百分点。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一个重要的趋势是,新兴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,产业应用稳步推进。中国在量子信息技术、天地通讯、类脑计算、AR/VR/MR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超级计算机、工业互联网等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发展势头向好。

2022年,互联网业务收入小幅下降,利润总额保持增长,研发经费规模加快增长。2022年,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4590亿元,同比下降1.1%。2022年,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.3%,增速较2022年回落12.8个百分点。实现利润总额1415亿元,同比增长3.3%,增速较2022年回落10个百分点。2023年1-7月份,互联网业务收入稳步增长,利润总额增速保持高位,研发经费降幅有所收窄。1-7月份,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666亿元,同比增长2.8%。1-7月份,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.5%,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.1个百分点。实现利润总额799.3亿元,同比增长29.1%,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.5个百分点。

《报告》显示,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,截至2023年6月,我国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;IPv6地址数量为68055块/32,IPv6活跃用户数达7.67亿;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.1亿个;光缆线路总长度达6196万公里。在移动网络发展方面,截至6月,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,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.7万个,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%;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423亿GB,同比增长14.6%;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,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,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、工作、生活。

2022年以来,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领先,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,数据要素价值备受重视,网络法治建设逐步完善,网络文明建设稳步推进,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更加健全,数据安全保护体系更趋完备,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有所进展,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2023年上半年,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复苏,国内政策逐步企稳以及企业业绩向好重振市场信心,互联网企业降本增效已初见成效,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,释放出行业复苏信号,行业整体一改去年放缓的态势,实现稳步增长回升。我国互联网正逐渐摆脱发展困境,随着宏观环境向好、重点应用加速落地、互联互通持续推进,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势头有望持续向好。

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,分析互联网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,挖掘互联网行业的市场潜力,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,提供对产业规模、产业结构、区域结构、市场竞争、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,清晰发展方向。

客服热线
在线时间:7*24小时 全年无休
170-980-21740